通州什么时候归北京?
这个问题好笑吗,不好笑,真的很严肃的。 现在的通州区管辖范围就是古代范阳国的区域,而西部的张家湾、台湖、宋庄等地则是辽南京道的辖地(《大明京师地理图》里还有“瓦桥关”,就是指这里)。金灭辽后,设置了中都路,隶属于山东西道,管辖范围与今天的通州大致相当;元明清三代基本维持不变。
1949年后,通州的行政管辖权归属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变化过。1960年代中期还升格为地级市。直到2000年,北京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属通州区的北苑地区划入朝阳区,同时把原属朝阳区的豆各庄、东坝地区划归通州区管辖,这才造成了今天通州的版图。 而历史上,通州的变化要复杂很多。
唐代的范阳郡治所在今天的北京西南郊区,与隋朝的涿郡(即今天津武清区)隔永定河南北相望。由于幽州城地处河谷,难于拓展,所以到了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范阳府移治所到今天的北京城东郊,也就是今天通州区一带。北宋时范阳改名燕京。
金灭辽后,设置了中都路,属于山东西道。这一带一直是金的中都、大都的东北屏障(今天津宁河有“金钟”(古津钟),传说就是金代铸钟的地方,以象征中都门户之重)。元朝建立后,沿袭金制,设中都路,统摄今京津大部分地区。明代初年,北京设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管辖范围包括今天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山西部分地区。
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为表彰首辅张居正,将原属顺天府的丰台镇和左安门内地方划出,设置张居正街,以示特别崇敬。这实际上就是今天北京城区和东城的雏形。从此之后,通州作为北京东北方向的门户地位开始下降。
进入清朝后,京师顺天府的辖区已经涵盖了今北京市的大部分,只有通州、大兴两县除外。这两县的土地被合称为“外藩”。乾隆年间以后,为了养兵和供给圆明园用木料,又在通州周边陆续设立了一些佐领,统属于正白旗。这些佐领主要有:
①在通州西北的马驹桥镇设正蓝旗满洲五甲喇马步哨一,驻兵300人,后增至400人;
②在通州东南的永乐店镇设正黄旗蒙古五甲喇马步哨一,驻军300人;
③在通州以北的张湾镇设镶红旗蒙古八甲喇马步哨二,驻军400人;
④在通州以西的张家湾、杨家庄设正红旗汉军三佐领,共驻军700人。
以上四处的驻军用现在的话说都属于战略机动部队,并没有固定驻地。它们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一旦发生外敌入侵,可以随时从通州周边向京师进发。 除了上述四处外,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北京南郊的宛平县境内另增加了四个旗营,也归通州办事大臣节制。这四个旗营分别是:
①在北京正南的槐树洼(今复兴门外木樨地)设正白旗汉军四十四佐领;
②在西四牌楼南面,原旧仓街和魏染胡同设正红旗蒙古三十五佐领;
③在东四牌楼以南的史家胡同设镶黄旗蒙古三十五佐领;
④在东单牌楼以东、朝阳门内的尚勤胡同设镶红旗汉军四十佐领。
这四处的驻军主要是守卫皇帝和京城的安全。他们与以上所述的几个佐领不同,属于常设驻军。但他们的编制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正红旗下设三个半佐领,其他各旗各设一个佐领。 在清廷的管辖之下,这些旗营和一般满蒙八旗的编制不一样。他们的兵员来源主要是“披甲人为正身,无定数;招募者为副,岁增三百名”。也就是说旗营的士兵一部分是用八旗中的“披甲人”编成,另一部分是从民间选拔的丁壮补充。待遇方面,旗营的士兵除了领取口粮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饷银(这在财政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减少甚至停发)。 道光末年,为了筹措对英战争的费用,清廷一度决定出售北京城外的良田,其中包括以上所有旗营的辖地。不过后来因为舆论反对强烈,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