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有哪些演员?
皮影的演出是幕影艺术,影人造型在总体上呈现平面化的特点。各个角色根据其身份、性格、地位、年龄的不同,有固定的面谱、装束和造型样式。通过人物造型的优美图案和精致雕刻,利用其平面化的艺术形式,来直接展现皮影造型本身的装饰美和色彩美等视觉效果。皮影人物和其它的戏曲剧种一样,也分为生、旦、净、丑等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造型。
皮影的制作工艺十分繁杂。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谱样、画稿、选皮、制皮、雕镂、敷彩、发汗压桩、装杆等八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包含着许多细部环节,从皮影造型的绘画、雕镂制作,到皮影杆子的配置、皮影装裱等,都必须经过艺人的细细推敲和制作。
生角又分小生、老生、娃娃生,旦角又分为正旦、老旦、花旦、贴旦,净又分为文净、文丑、武净、架子花、黑脸和红脸。这些角色虽然可以压缩为八、九个表演操作者表演,但是皮影的造型还要考虑到皮影戏的舞台效果,而且,民间皮影班社普遍沿袭“十要全”的传统习惯,所以,有的皮影班有近百个人物造型。通常,“五花脸”有五六十种造型样式,生、旦、净、丑各种角色按其人物的红、黄、蓝、绿、紫等颜色的服饰和人物造型式样的不同,也有二、三十种甚至更多的样式。
皮影的色彩要经久不变,故染色过程也十分繁琐,用的着色颜料都得用桃胶勾兑。皮影人物的脸谱装饰性强,色彩多为艳俗的红、黄、蓝、绿等纯色。人物图案富丽典雅,华丽精巧,色彩繁艳丰富而又对比和谐,线条细腻婉转,流畅飘逸,形象夸张诙谐。皮影的衣饰图案花纹繁复绮丽,多用“水淹”色彩衬托图案和花纹装饰,以加强皮影衣饰的透视感和图案效果。
影人制作完成后,为了保持影人的挺直及固定姿态,将做好的影人影身和四肢分别用针线固定在几根硬纸与铁丝连接而成的操纵杆上。这样演出者就能够操纵影人做出种种动作。“正生”和“正旦”的杆子最长也最多,分别为15-20根;“小生”、“小旦”、“正丑”、“彩旦”用杆6根;“武生”、“武净”、“二花脸”、“三花脸”(或老生、老旦)用杆为8根;“大将”用杆为8根或更少一些。演员用一根主杆顶在影人的颈窝部位,用“死杆”操纵人物头部和五官部位,用两根“活杆”分别控制人物的两手。这样,通过演员手指、腕部、手臂的转动,再配以杆子的提、挑、压、按、划等动作,灵活而巧妙地操纵影人做出各式各样的舞蹈表演动作,甚至舞枪弄棍、打斗决杀也无不自如。
由于皮影演出的“幕影朦胧”的局限,生、旦、净、丑等各行当的化妆造型,既不能完全仿效京剧等剧种的化妆样式,也要考虑皮影造型本身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要求,尤其是演员的实际操作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皮影的“二度”造型风格,其造型既不同于京剧中角色的面部化妆,也不同于皮影形象原有的脸谱图案,而形成了皮影表演自身独特的化妆造型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