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载,客装也。从车、则声。” “车”指车子;“则”意为“准则”“法则”。所谓“客裝”就是出门时按照一定礼仪所穿戴的衣帽鞋袜等全套服饰和随身用物的总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行李”。 按许慎的解释“载”为“客裝”即“旅行装束”的意思。
一、基本源流 说文小篆(上图)对“载”的定义很简洁明了——客人出行时的行头。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車部》中解释说“凡宾客出必有載具,故以駕馬曰載,謂主人給馬以載之也。以人曰乗,以其不資于物而主自由之也。乘车曰載,以其重於人而必載之以物故也……自客稱之則曰賓客,自主人稱之則曰見客。”
由此可见无论是“載”“乘”还是“賓客”均是指代出行者本人及其一切随身用具及所有物品的总称——“所以,无论用『載』或是用『乘』都含有‘有’或‘包含’”之意。 但有意思的是,现代汉语通常将「載」与「行」搭配使用如「載客」「載貨」等等;而「乘客」「行李」等词语中的「行」却多取行走之义而非装载运载之实。
二、衍生引申 1.「车辆」与「承载」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载」被定义为动词,它有两个主要的含义:一是“记录(事理,多指抽象事物)”,二是“装载 (东西)”[3]。
比如我们说“记载”“刊载”;但很少有人会用“承载”来描述汽车或火车。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把汽车或者火车的运动看成是一种静态的过程:一辆汽车开过来把你接走了; 一列火车停在那里装货物。而在这些过程中,汽车或者火车都被看成了是运载工具而不是主动参与者一一它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着人们的安排罢了"[2]。因此我们常说“这辆卡车能载重5吨”而不能说是它能“承受五吨重量"或者说"这辆货车可以运送100吨水泥"也不能理解为它能够承受这100吨的重量 ——因为后者会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这辆卡车正在努力地把这一百吨水泥运送到目的地呢! 所以如果要表达“这辆车能够承受多少质量的东西”,应该将其替换成其它动词,例如「负荷」,「负载」等词组才行)。
2.「載品」與「商品」 以商品为例,「貨」指的是任何有价值且可交易的物品;「品」指的是一种具有同质性特征的一类物品的集合体[4-6]。根据百度百科的说法,“商品”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中的“ποίνημα”(ponnema,意即“财产”),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昆图斯 · 尤尼乌斯 (Quintus Junius) 于公元 50 年左右提出来的概念[7,8)]。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商品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开始逐步将生产资料看作是商品的一种新形式并赋予其新的社会职能和政治地位,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商品"这个概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