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在五行中属什么?
粒,读音为lì,本义指谷物或谷类的籽实;古代也泛指颗粒状的物体。 《说文》作“䂴”字,解曰︰“米中居竖者。” 从禾、立声。“立”的本义是站立,引申为直立、顶用等意,如“顶天立地”“立杆见影”;表示象形时,“立”又写作“𡊒”(见下图)。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像一个人直着身体站着的样子;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只是左边的“亻”省去了人腿的一部分;“小篆”的字体变为左右结构,“立”写成上下结构后这种形体结构一直被沿用至今。
由“㪘䂴”“䂴”到“粒”的过程大致如下︰“㪬”是一个后起字(见于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所著一书),其本义当为动词,意为咀嚼食物以帮助消化。因为“咀嚼”的食物大多为谷物类,故“㪬”也具有了吃粮食的意思,进而有了食用粮食的意思,而“㪬”的本义渐渐消失了。到了西周金文时期,就有了“䂴”这个字来代替它。
关于“䂴”字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此字的本意就是“米粒直立的样子”,另一说是认为它是“㪬”的借字(即借用“㪬”的字形而造出的新字)。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量”字,“䂴”就常用作“粒”字,而古书中的“粒”多读作“䂴”音。
汉代的小篆体(如下图)承袭了秦隶的写法,字形与金文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形仍然保持了“立”的特点.所以“粒”与“立”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粒”经常用来形容谷物的颗粒,因此人们就把“粒”看成是谷物的一种形态,于是“粒”就被赋予了“谷类作物种子”这一新的含义。后来人们又把“粒”引申至其他的粒状物上,从而产生了诸如“砂石之粒”“尘埃之粒”一类的词组,这就是今天我们对“粒”的理解和认识。
根据现代汉字的发音,我们可以知道“粒”在古代是多音节的。例如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中说:“‘粒’,㫿里切,䂴也……今俗别作‘粒子’。” (许慎,东汉初年文学家、文字学家,著有) “㫿”的意思是“发阴平声”,“里切”即反切法注音,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里”是反切的上字,要取它的声母;“㫿”是反切的下字,要取它的韵母以及声调。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的音变现象——当时的“粒”应读阳平音(类似现在的第三声),也就是说它与今天的“立”是一致的。但是,许慎并没有将这个读音记下来或者进行解释,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它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发音情况。另外,许慎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说明什么叫“㫿里切”或是怎样去理解“㫿里切”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所在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等等一系列问题。这都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