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五行属于什么?
从周易的角度而言,“乾”“坤”“震”(艮)“巽”(兑)“坎”(离)这六卦称为“三才六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依据; 其中“乾坤二卦”为体用之基,而其他四卦则是对乾坤二卦的进一步阐述说明,所以被称之为阴与阳的两个极端代表! 所以《说卦》云:“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雪……;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 又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始于一,终于十.”
由此可见上古先贤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是多么细致入微而又合乎规律了! 而至于五行的概念以及它代表的含义,就不得不提到汉代的“天人感应”理论跟“谶纬之说”了...... 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原文如下: “帝曰:“汝永奉承此休命,若有功,则祚汝以子孙繁昌,世世享德,以下则刑辱,死无益于民,不能使鬼神使福、使祸;汝惟不用善,常乃违于天道,予不得复勉汝矣。” 九卿遂再拜稽首曰:“敢不敬拜!敢弗终为臣,敬命朕命。”
其实这一段话虽然短但是信息量还是蛮大的,重点在于“水、火、木、金、土”这五字上——也就是说在“人皇制”时代就已经有了关于阴阳五行的基本认识! 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而且仅仅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现象的解释而已——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人把月亮叫做“广寒宫”一样,古人也常常赋予一些自然之物以象征的意义,但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够解释清楚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过程等等;
直到汉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再加上董仲舒等人极力推崇“天人感应”的观点,于是人们便开始将一些原本只具备象征意义的词汇纳入到他们的“政治体系”之中来充当“平衡宇宙阴阳”的作用和目的去了~ 例如:天、地、日、月、星、辰分别对应着皇帝、皇后、太子、亲王等尊贵的身份;雨、露、霜、雪、冰、雹则代表着官员们所具有的权利大小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