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行陈几笔?
“火”是象形字,上面代表的是燃烧的火焰或烛火,下面是木柴。 《说文》解释像形字的造法:“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日”字下面的字体像木头被太阳照耀的发亮的样子;而“月”字上面的字体像月亮的形状。 所以“火”字下面的笔画应该如烧着的木柴一样排列,而顶部则像火焰或者烛光照射出来的形状。 那么为什么这个字是这样的呢?因为古人发现用火来照明(蜡烛),或者是烤东西吃。
用火烧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篝火、火堆、火把等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蜡烛。蜡烛是用动物油脂制作的,在古代主要用来祭祀或者照路。不过到了宋元时期,出现了蜡炬——就是把蜡烛装进竹管里做成一根长长的蜡烛棒,可以做装饰也可以当照明工具。 这种蜡烛的原料属于阴干物,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可以“燃”起来。所以蜡烛在古人心目中就应该是一簇熊熊燃烧的火苗。
古代的烛台就应该像“火”字形那样,下面有一堆烧得很旺的火,上面是一根高高直立的“烛钎”,而“烛钎”上端应该是燃烧的蜡烛火焰。 我们现在用的电灯、节能灯等发明之前,主要的夜晚照明就是用蜡烛。所以古书里面经常提到蜡烛,而我们今天提到的火把,其实古代指的就是火光照耀下来的影子。 关于这个问题,清代的《古文笔法百篇·卷六·释字》里有详细的讲解,这里再给大家摘抄一段: “凡字之横画,当取直笔以行之于上;上下有横者,皆须直写而下。字之短者,首尾皆须作大;字之长者,首尾皆须作小。左右有横者,右不宜大,左宜稍大。上下有竖者,上不宜大,下宜稍大。 凡字之头圆者,不宜作大头;字之尾方者,不宜作大尾。独字无尾者,宜作大尾。左右有角者,宜作大角,无角者,不宜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