刿五行有什么?
“刿”字的五行为木,因为“刳”的五行属木; “刿”字的基本含义为“用刀刺”、“割破”的意思 如《庄子·秋水》中有言:“刺吾双目也。”成玄英疏:“刺伤耳目。”“刿”字又引申指“尖利”,如《管子·弟子职》中的“匕首之铦”,李道南注:“铦者,刃利轻快之意。”可见此字的本义与刀有关。 再一个引申是指“锋利”“锐利”例如《战国策·齐策四》中有言:“吾欲伐齐,其可与之争锋乎?”这里就是指刀剑很锋利。 而金文的“刿”字就很好理解,上面是一个“戈”,下面是两把尖利的“刀刃”,合起来正好表示用刀割伤、切割的意思。
而小篆的“刿”字,下面变成了两个“止”,其实这两“止”代表的是两行脚印,所以小篆的“刿”字实际上表示的是两个人用剑或者戈互相残杀,脚步不停地奔跑(追杀或逃跑)的场景——这就是古文字学中所谓的“会意”。
这个“五行”是古代的一种命名体系,而不是现代的“金木水火土”五元素体系;而且其中“行”字不是动词而是名词(表示“道路、线路”)。 比如,《诗经·卫风·硕鼠》中的“行”“隰”二字读音一样,但是意思不一样—— “行”读作háng,指道路或通行用的道儿——“度其行,径其涂”——这是现代汉语中普遍使用的表达方式,但古人经常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就像我们今天说“走街串巷”和“走马观花”——所以这一句翻译为今天的话就是“沿着他走的路去观察他的宅子”;
而“隰”就读作xí,本意是指水边湿地,引申泛指平地,也就是现在说的“湿漉漉的土地”——因此这句翻译为“走过那块潮湿的土地来到那座房子里” 又如《礼记·檀弓下》中的“行”与“畛”—— 这个“畛”也是读作zhěn,意思是田间的沟渠。在《礼记》的时代,这条沟已经被填平了,变成了大道——“既殡而窆焉”——也就是说埋葬之前把死者放到棺材里去。这里的“行”仍然读作xí,意为“从坑里面把棺木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