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用什么算?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基于古人观察物候现象而得出的结论,属于古天文学范畴。 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很难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于是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归结到某种超自然力的作用下,而这种作用就被称作“气”;在此基础上,古人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分为阴阳两大类,每类各包含五种物质,这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来源。
《黄帝内经》中是这样描述五行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很明显,这里的“四时”“寒暑”“阴阳”等都属于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智者”之所以能成为“智者”,就在于他们能顺应这种客观的必然性,而违背这种必然性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病”“乱”由此而生。 “智者”顺应自然的法则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人如果能遵照这个规律生活,生命就能保持健康祥和的状态。否则,就会破坏这种平衡,患病或夭折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在中医药学里,“治病”总是要遵循“不治己病治未病”的原则,这个“未病”就是指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疾病的状况(指疾病的发生过程),而“已病”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症状体征。“治未病”的关键在于“防微杜渐”,在机体向病理状态发展之前干预并消除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