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的起源,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甘誓》“予惟用咸池之德,覆载之功,共简帝功,绥序四邦”。这里的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到了汉代,阴阳家把它引入了宇宙生成论中,认为天地之间有五气运行,形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人体内,也有五脏之气,与五行相对应。并由此衍生出了人的五态——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厥阴(实际上厥阴为阴脉之首,应属于三阴之一),人体的五体——筋、骨、肉、皮、甲,还有五音、五色、五味等。这些内容出现在东汉的《黄帝内经》中。
那么什么是复五行呢? 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在古书里面经常见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在成之”…这样组合的五行,还有“天三生木,地七成之”……等等。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十干循环往复的五行——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循环一次为一周期,这每个周期都有五对干支。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说,第一天上的水(子)在地下的位置是初六(艮)。以此类推。
那么为什么有这个说法呢?这是因为古人把天干地支用来记日,而一天的时间就是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为现在两个小时,从子时到亥时每两个时辰为一个区间。其中子时和午时又称为“阴阳交泰时”——阴气阳气互相交换的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上,阴阳相对平衡。而在其他十个时辰里,阳气(象征精神力)大于阴气(象征身体力量)。如此周而复始。在每个月里,月初和月尾各有一个阴盛阳衰和一个阳盛阴衰的特征点,分别被称为“朔”(初一)和“望”(十五)。
在一年之中,每月的“朔”“望”都对应着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阴阳均衡。每年的冬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五行中的火——太阳的运行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夏天天气热是因为太阳运行的轨道离地球越来越近,所以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缩小;冬至的时候北方白昼最短的一天,当天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这就是“天上悬一杆秤,称出人间福祸凶吉来”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