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命卦五行?
《周易》六十四卦分上下两个经,每经又分为乾坤两个卦,故共有四十个卦象;而每一卦象均由阴爻与阳爻按照一定顺序相次排列而成,所以每一卦又有六个爻(yao),共六十四爻。 《说文解字》云:“揲,数也。”“蓍,蓍草也”。可见“揲蓍”即是通过数的方式确定蓍草的位置。《易传·系辞上传》云:“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东汉著名易学大家郑玄注曰:“大衍,蓍草之数。一卦自有六十卦,六十卦自五百五十卦。”也就是说将五十根蓍草分成两堆,每堆二十五根,依次轮流摆出八卦的图形,经过反复推演最终得出结果。
后人根据经验总结了一套“丢骰子”的方法,即首先将五枚铜钱用布包好,然后丢到地上,观察其正面朝上的数字,如果显示1、2、3点分别对应乾、坤、艮(gen)三卦,那么此方法就称为“三掷法”或“三停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暗含了“大衍之法”的思想,只不过将原来繁琐的揲蓍改为方便的丢骰子。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一组天地否(坤在上坎在下)或者天地泰(乾在上坤在下)的组合,而这恰恰就是八宫的首卦——乾为天或坤为地。这种通过数理得出结果的方法被称为“天人感应”。
随着后人对《周易》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周易》中的很多词汇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与古代祭祀有关,比如“神”、“灵”、“筮”、“占”等。《周易》作为一部卜筮之书,其内容必然涉及到占筮的过程,而占筮过程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时将一些特定的问题抛给神明,然后通过对答案的推断来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此可以说《周易》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还是一部宗教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