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的五行是什么?
垣(yuán),本义指墙壁、城郭;还引申为边界、屏障、城防工事等含义。 《礼记·月令》中有“土事无毕,慎壁垣”之语,郑玄注:“垣谓墙也。”孔颖达疏:“言土功之事未完,宜慎壁于墙也。”
西周铭文中有“王作邑,垣”之语,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解读说:“这句是说,王造城邑,修筑城墙。”“垣”字甲文写作[日],像以手捧土筑墙形;金文演变为[又],像双手持杵筑墙形。小篆的「垣」字继承金文字形。隶书之后遂变成现在使用的汉字。
《周礼·考工记》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之言,其中的“匠”,贾公彦疏:“匠人,主创造者,即筑城之人。”可见先秦时已有专门从事筑城的工匠。《国语·齐语》有“高子曰:‘善哉!言乎!’……故天子之御不工,士大夫不知礼,不能以礼自防,不能成人之美……”韦昭注:“御,工也。”这里的“工”即指工匠。
由上可知,至迟在先秦时代,我国已经出现了专业的建造城市和城墙的工匠。这种职业一直延续下来。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筑城”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取土、运土、和泥、捣砖、砌墙、粉刷一类的技艺。 「垣」字还有一个读音yún,这个读音来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临邛道士唐延年」。裴骃集解引晋灼曰:「延年,临邛人,善服食仙人之道,能烧汞为之丹。」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延年,字延生,蜀郡临邛人也。『垣』音『云』。」
由此可知,在汉朝时期人们对一些字的读音尚有错误,会将「垣」误读为「云」。
垣的意思为小墙,矮墙,用于人名意指稳重、厚重、有毅力之义;垣的拼音是yuán,垣的笔画是12划,垣的部首是土,属地字。在康熙字典中,垣字的解释:《广韵》《集韵》《韵会》于حي切,音员。壁也。《说文》墙也。《史记·范睢传》长安中车骑从者数百乘,事魏厓,因窃自题牓其门曰,魏府长史,以説魏王必従穷治之,魏王卒闻其名,卒免成侯,而用范雎,因封范雎于华阳,号为应侯。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北河星有五,一曰天策,二曰天枪、三曰师帅,四曰天钺,五曰天弓。其北一星曰天谗,其北衆星曰司寇;其西四星曰汁泽,为帝厕。其北三河,大星逼紫宫。名曰阁道,小星
垣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土,五行属土;由士、巛二字组成。
垣名字源、文化寓意,字形字义分析
垣字有小墙,矮墙之义,用作人名意指稳重、厚重、有毅力之义。古代指墙,多用土筑成。引申牢固的守卫。如:“金汤之固”、“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用作人名意指坚强、稳重、厚实、可靠之义。
垣字笔画解析、怎么写好看、漂亮、帅气、洋气,有什么手写字体
垣字笔画为:横、竖、横、撇、捺、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点、撇、横、竖折、竖 ;总笔画为12画。
垣字笔顺解析:按写字法,垣为先上后下的笔顺书写,共12画; 按硬笔书法,垣为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书写,共12画。
垣字在康熙字典中页码、音韵参考
垣字在康熙字典中第148页(从上至下第29个字,从右至左第22个字)、部首编码是土,笔画总数14画(部首是2画,部内笔画12画),五笔86为hmyi,五笔98为hybi,仓颉编码为ktd,四角号码为41210,郑码为nqzj,电码为2889,统一码为5793,四体字为,区位码为5372,五笔五码为hy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