琨五行属性是什么?
《康熙字典》中有解释,“昆”的繁体字是“崑”或“昆”;《唐韵》《集韵》中均收录了这两个字并给出了读音。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崑,山名也。在吴兴乌程县东八十里”。并引《南越志》“有崑仑山,广圆数百里。” 《玉篇·山部》中则记载着其异体字“崐”,并有注释称“同‘昆’,亦作崐”。 “昆仑”二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资料,东汉应劭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引用古本《禹贡》,“黑水西注于河,渭水北注于河,柏野、昆吾之墟,浑沌氏分焉”“右合水北故道,又东北得昆陵泽。”其中“柏野”“昆吾”之“昆”,徐铉校定宋本《史记·封禅书》时作“崑”。 南朝梁代学者顾野王编撰的《玉篇·山部》中则记有“崑崙,山名也。出五色草,大如鸡子,五色鲜明。亦曰崑崙,或作崐。”而宋代编撰的《广韵》中也有“崑崙,山名。出美玉,其色青。亦作崐。” 由上可见,“昆仑”二字在古代典籍中的写法相当繁杂,除上述两种常见字形外,还有“昆”、“崐”、“崑”等字。但这些字皆同音相通,含义相同。后人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将“昆山”一词中的“昆”字定义为“今昆”;把“昆岗”、“昆陵”之类的词中的“昆”都定义成“古昆”(“古昆”亦称为“旧昆”)。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昆山”中的“昆”被定义为“kūn”,“昆明”里的“昆”被定义为“hún”。显然,这种定义与现代汉字的规范用法不相吻合,与古人用字的惯例相冲突。笔者以为,当代语文词典对于“昆山”等地名的注解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这些地名中的“昆”字应该恢复其本来的面貌——读作“k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