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起名有根据吗?
“五行”理论其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五行”构成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 中医理论也受到了“五行”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聪明的人养生的方法应该顺应四季变化以避寒邪暑气,调节情绪使心情愉悦,居住的地方有阳光要通风,这样就能避开致病因素,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可见“五行”早已被古人应用于医学领域了。 那什么是“五行”呢?它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而这五种物质也是构成宇宙的五个基本元素。
在中医文献中,对这五大元素的特性有这样一段记载:“金曰清肃,木曰条达,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曰稼穑”。也就是说金性清凉,木属性通达,水性滋润往下,火性炎热向上,土性承载播种。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有了病变,就可以对应五脏中的某脏,然后看看它是属于“金”、“木”、“水”、“火”还是“土”,再观察这个元素有没有得到平衡或偏盛,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例如肝火旺盛的人可以多吃酸收敛的食物,因为“酸味入肝”;脾胃亏虚的人可以多喝汤类饮食,因为“汤类食物易于消化”;肾阳不足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是因为该药物能够“补肾助阳”.... 除了中医学外,“五行”还广泛运用于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国传统的保健疗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