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五行缺什么?
“己亥”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2个。前一个是戊戌,后一个是庚子。 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历法中的天象变化的方法,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排列如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相互组合成甲子(天干第一字与地支第一字的组合)、乙丑……至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
中国农历至今仍以它来记日,俗称干支纪日或十二生肖纪日等。 中国古人用这六种自然现象来解释天地间的诸多变化,形成了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阴阳两面,木属阳火主阴土属阴金主阴水属阴而风雷属于刚强之物故为阳所以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每组就是一个太阳运行周期,周而复始即干与支依次相配而成甲子(10天一个周期)、乙丑、丙寅……直至癸亥(60组为一周期),如此往复无穷。 在我国传统中,一年通常分为四时,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而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位,分别是指每一季的第一月。如春季的孟月是正月,仲月是二月,季月是三月;夏季的孟月是四月,仲月是五月,季月是六月;秋季的孟月是八月,仲月是九月,季月是十月;冬季的孟月是十一月,仲月是十二月,季月是正月。在传统的术数文化中也常使用干支纪时来记录年月日时的变化,也就是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时辰,子时为今天的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寅时为3时至5时等等以此类推。
那么什么是纳音五行为什么呢 “纳音”这个词语来源于《尚书.舜典》里的“同律度量衡”之说。意思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出法律制度,并且统一度量衡。”其中的“同律度量衡”就是现在所说的“标准统一化”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把这一理论引申到五行上来,也就是说把每一种五行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然后依据不同的标准确定其所属五行。
这里有一个口诀可供大家参考:“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亥未酉子丑”属阴;“甲巳戊甘辰未庚申戌”属阳土;“乙丙丁己壬癸丑亥卯酉”属阴土;“壬子癸丑艮寅巽辛庚兑坤艮乾亥”属阳水;“甲寅乙辰巽午坤坎丁丙乾艮坤癸甲”属阴水。
由于每个生肖所对应的年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生肖的五行也是每年都在变化的。如果想知道自己出生那年的五行就可以先算出自己的生肖,然后对照上面的口诀就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