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和什么好处?

全今花全今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抽象概念——它代表的是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状态,这五种物质是金、木、水、火、土。在自然界中,我们也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元素: 金——金属 五行为金的例子有甲庚辛金,属金的元素是金属,最典型的金属是铁、铝等;

木——树木 属木的例子有甲乙木,象征植物,而木材就是最为典型的属木的物质;

火——阳光 属火的例子有丙丁火,象征太阳,高温的物体也都属火;

水——雨露 属水的例子有壬癸水,能流动,滋润万物的水都属于水;

土——大地 属土的例子有戊己土,像大地的土壤、泥土都是属土的。 当五行被引入中医后,就有了“肾主骨”,“脾主肌”等说法,其实这是把五脏比做了五行中的土。因为土是有载养功能的,人体骨骼对于身体来说就像大地负载植物一样,所以肾在五行中属水,而骨头却属土。

中医学还指出,“心主血脉”,血液在全身经络中运行,就像大地上的河流,因此心脏的功能又类似于火的性质。 而现代科学对五行的分析却更为深入。以中医中常见的“上火”为例,中医理论中,“火”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当人体内存在热火时,就会发病,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情况。

现代医学通过检测发现,当人体内存在热火时,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会增加,此时人就容易患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这些病变在中医典籍中都归属于“心火”上炎的范畴。中医的“火”的确与西医的某些病理机制有着一定的联系。

另外,还有“肝主疏泄”,“肺主宣发肃降”,“脾主运化”等等,这些都是将五脏与自然界的物质相类比而得出的结论,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中医所谓的“五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五行”不能解释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也不能解释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毕竟这些微观世界的存在,在古代是无法被察觉的。

但“五行”作为早期的人类文明成果,确确实实影响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时至今日,我们在生活中仍会看到“五行”的影响痕迹——有些人喜欢把自己比作“土行孙”,而一些影视剧中的人物也被刻画成“五行缺啥”的样子。

柏苏芮柏苏芮优质答主

在中国人生活的环境中,“土”是最常见、最大量的客观存在,我们脚踏大地,耕耘大地,生活资料也主要来自于大地。所以中国人对大地产生了极大的亲切感,对大地的功能和特性特别敏感,对大地的怀有深厚的感情,赋予大地很多的德性。比如把大地称为“母亲”,把土地称为“社稷”。把大地的德性概括为“稼穑”,以“稼穑”象征所有为民为国的“穑事”,如“政事”、“穑政”、“穑德”。这些德性,通过“土地孕育植物”的功能及“植物”的象形符号“禾”和“昔”的会合而形成汉字“穑”,使“土”的符号特征得以突出地显示。从“土”的德性,推广延伸到各种德性的抽象概括,引申出“德行”,又作为“德行”最集中的表征,构成“五行”。所以“土”与五材关系非常密切。

五行理论认为:“土”具有“承”、“化”、“容”、“信”、“中和”、“生化”等等特性。“承”指一切事物都是依附于“土”而存在;“化”是“土”能使甘甜的“水”化为苦辣的现象;“容”是“土”能容纳各种不洁之物;“信”是“土”能够呈现草木之实;“中和”、“生化”是“土”在不同区域,或“燥”或“湿”,但二者总是适中而不至于偏执,并使自身有生有化。土的以上种种特性和“信、礼、理、仪、礼、义、和”的规范与功能有相似之处,所以“仁”作为德行集中表征的五行,把“土”作为五材之一,予以确认和解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