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五行属性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脏分属五行的思路是这样的: 心主火,肝郁木,脾土生金,肺金克木,肾水克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在这个关系中,脾属土,为中央之土,有生化万物之称;肾属水,为北方之水,有润泽万物之功。
由此上推,脾胃五行属土,肾脏五行属水。 那么脾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脏呢?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就是说它能运输体内的营养物质。
由于它位于中焦(上焦心肺,下焦膀胱肝肾),因此对于营养物质的运输,主要是向上和向前(左)两种传导方向。 上输心神,即运养心神之气;
布散精微,即运送营养物质到全身。 所以《黄帝内经》中说: “脾主运化,升清降浊。” 那什么是清?什么是浊? 身体内的物质分为阴性和阳性两大类,具有浓厚血腥味的是阴性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这些需要消化吸收的物质被脾运化的过程中变成营养精华部分,即清; 而那些不能被直接利用的废物则变成了秽浊之物,通过三焦排出体外,即浊。 所以清浊之分,其实就是指食物在体内消化过程形成的阴阳两气的变化状态。
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都是浊物,都通过三焦向下推动,经过膀胱排出体外。而吃进来的饭食经过脾的运化形成清液,输送到心肺,再转化为能量供应全身使用。 所以脾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中间调度作用。
胃五行属性属土,“大肠”即“传导之官”。它主司传导,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小肠下输的水谷和糟粕,将糟粕暂时储存,然后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同时吸收大量的水分,将水液还流 输布于全身。它的生理特点是传化而不藏,“泻而不藏,通降为和”。其气以降为顺。在大肠传化糟粕过程中,全赖肺之肃降以促进 之,故大肠与肺相表里。因大肠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所以多取“陷下”之象来比喻大肠病变,即大肠病多虚陷。如“大便不固”、“泻 下不爽”,“肛门重坠”甚至脱肛、脏脱等。
胃五行属性属土,主受纳,腐熟水谷,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胃喜润恶燥,其气通降,其气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导致不思饮食,胃脘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嗳气、呃逆、呕吐、泄泻等。另外前人把胃的一部分生理功能归于脾的范畴,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实际上将“脾”的一部分功能与“胃 ”的部分功能合并成一个统一体而称之为“脾胃”。其生理功能是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其生理特点是“升清”。即把胃中腐熟的营养物质吸收其精华部分上输于肺、心、头部,然后通过气的推动、煦化作用,再布散输送到全身,以营养周身;把食物残渣和代谢产生的水液及废物下输给大、小肠,经肛、肾 二窍排出体外,即“清”、“浊”分开、“升清”、“降浊”。《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即概括了这一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