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也称五行学说、五气说或五材说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于宇宙生成以及基本构成的理论,是古典中国古代哲学的一门哲学理论. 五行的每个字都有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本义,其意义都跟它的形音有关;同时,它又有一个被借用为五行之行的名词动词用意:行就是行事作动,也就是运行运作的意思(这个意思又是从金木水火土的运作而来的)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舜典》:“黎民阻饥,则言食品;百姓荒乱,则言刑罚;天殃既成,则言祭祀”中的“水、火、金、木、土德次天下”一句中,但是这里的五行与后来的五行学说已经相去甚远,“五"指“阴阳”两气的交互作用产生的“五行”变化过程和结果;“行”通“形”,是指五种变化过程的形态表现或特征体现,“所以称五行的‘行',即运动的‘行'” (王邦维《五行说的形成及其在秦汉的演变》).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所引太师陵所说的"五帝本纪"作者司马迁祖上司马谈所言:"至于五帝,吾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作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可知司马迁著述《史记》时已有《五帝本纪》了.而司马迁在《五帝本记第一》中说: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契、鲧、禹、稷,而百家言黄帝,尧舜,天子焉?孔子曰: 禹,皋陶作律,汤,武作颂,于是黄帝作为君臣上尊号." 在上述两段话里,司马迁认为,百家之说虽多称五帝,其实只当得起三皇之名,因为除了契、鲧、禹这三人见于《尚书》外,其他诸帝皆不可稽考;而上自天子下至儒生都说黄帝最伟大,连孔子也承认这一点,因此他决定按照《尚书》所载来撰写《五帝本纪》并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可见,到西汉时,黄帝已被视为五帝之首. 到了东汉,郑玄在其注《礼记·月令》时说:"天子有五帝,各以其时服,十二命祀上帝及四冥,"这里已把五帝当成是天子的五位上帝,并指出了他们的排列次序. 到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张华著《博物志》卷一,首列:"伏羲氏,风后,黄帝佐也,又封羲仲于伏羲故里,故谓之伏羲.神农氏,祝融,黄帝之卿士,以火承木,故为炎帝.少昊氏,句芒,黄帝臣.黄帝伐蚩尤,昭明作兵,蚩尤作大雾,卒迷罔高野,于是黄帝伐蚩尤,昭明作指南车焉.尧者,放勋,黄帝之子,"并将他们按所谓的"木-火-金-水-土"的顺序排列为五帝.此说一出,立即成为主流观点.此后,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内篇》,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撰《帝鉴图说》,均承袭此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 追封黄帝为天元圣文神武皇帝,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加谥黄帝为大圣祖太祖睿元英武仁孝皇帝, 天顺年间定尊号曰"至尊始祖文武圣皇帝", 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加谥为"灵威仰光章崇道弘德圣帝";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又定尊号为"金龙玉简启运立极仁孝睿文纯圣至德广道诚皇帝",遂成定论. 总之,所谓帝王的五德循环说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但直到汉代才流行开来.这种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繁荣、衰退、消失的过程,一个时代同样如此.时代更替的周而复始被称为"五德终始";与之相应的是王朝的兴衰更替称为"五德转移".而"五德终始"说认为,每一个时代的更替都是由五行之中的某一行的"德性"引发的;每一朝代的建立都是由具有某种德性的新朝替代旧朝,这被称为"五德转移".也就是说,朝代的更替是通过新朝以某一行的"德性"取代前朝以另一行的"德性"来实现的. 如秦灭周而立,按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故而称之为"水德",周为金德,金生水,故秦代周则为"金德".这样,通过五行相克的方式就实现了朝代的更迭.这一说法后来发展到要遵循如下原则:新朝取代前朝,应以前朝前一代之王所属之神为德,例如秦取周代之,便是因为周王为火德,秦为水德,水克火,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若前朝之王属土,则新朝应以木德继之,因土能克水而木能克土.以此类推...... 另外,汉朝人还根据古代五行学说的思想创造了天人感应说,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人间社会的吉凶祸福.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法则可寻的,凡是不合乎这个法则的现象就是反常的,而这种反常必定会带来灾祸.这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