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五行属什么?
铎,读作duó 。甲骨文字形,像一根有刃的棍子,两端有小孔,可以穿线,古代用以摇铃的器具叫做“铎”。本义是古代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响器,形状像钟而较小。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 “铎,大鐘也。”也就是指这种乐器。
但是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发明了鼓。由于鼓的出现,音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同时,在祭祀等典礼上,乐器的数量、排列顺序都有规矩。这个时候,“铎”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礼记·明堂位》载,“大籥(yuè)十四,著锺二;小籥八,著锺一。”郑玄注:“著锺一者,谓一虡(jǔ)九钟,各持一锺也。”这里就提到了“铎”——大籥(yuè),即大笛。小籥就是小笛。
汉代学者郑玄认为,这些乐器要成对悬挂,而且每个种类都要成组地摆放。比如一组里有九口钟,就要有两张口钟,一组里有大、小籥各一个。 大籥和小籥,其实还有区别——大籥是用来演奏旋律的,小籥是用来烘托气氛的。也就是说,当乐曲进行到高潮或者特殊时候,需要更换不同音色来烘托氛围时,就要使用小籥。
那么,如何区分是不是小籥呢? 汉代人很聪明,他们发现有些乐器形状很像小籥,于是就把它们命名为“小籥”。这很像我们今天给汽车分类的方法——“小型车”和“大型车”。这样,不管是什么形状的乐器,只要被归入“小籥”一类,那就是音色相似的意思。
既然有这么好的例子,那我也不客气了。“铎”其实就是大小龠中的一枚。它和大、小龠一样,都是边棱发出的声音。“铎”是一种以声调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乐器。所以今天用“铎”来指代所有类似它的乐器是正确的,音谐“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