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字五行属什么?
“饧”的读音是 “xiánɡ”。 《说文》解释这个字的时候,引用了唐代张彦远的话:“汉书、晋书皆云:饴,本作饧。”这里讲的应该是东汉许慎写的《汉书》和西晋皇甫谧写的《晋书》。这两位都是汉唐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他们所说的“饴,本作饧”的意思就是“饴”字的本来写法是“饧”。
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个字在汉代或者汉代以前写作“饧”;到魏晋南北朝时,渐渐写成“饴”;到了隋唐时代,则通行以“饴”为正了。这种变化是有据可循的。 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逸,在他的著作《楚辞章句》里提到“飴”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字。南朝梁代文人沈约著有《宋书·符瑞志下》一书,其中讲到祥瑞之兆“玉杯浮醪”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飴”字。可见此字在汉代已经写作“飴”了。 以上所述,只是就字形而言。若论字音,这一字两形的状况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事实:古代的汉字是没有标音注调的,所以字音只能凭经验来推测。由于古人熟知某些字形的来源(即所谓“古文”),并且懂得用比较简省的办法来记录语言(所谓“隶变”“简体”),所以许多字形相近或相似的字,只要读起来声音不同,写出来就很可能不一样。这就给字音的推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只能大致指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供读者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在这里,我把“饧”当作一个完整的字看待,所以只讲它作为一字的声音状况。如果把它看作一个复合词,那么它的组成成分“粱”和“米”各持一字,彼此独立,各自单音。当作为一个整词的时候,“饧”的发音自然要根据这两个发音来做依据。
从汉代开始,一直到隋唐,人们常常把“饧”写作“飴”。虽然字形变了,但是发音基本上沿用未改。所以《汉书》等书所记音同今音的“贻”和“旨”,到了隋代颜师古注《汉书》的时候,便成了“直利切”和“知礼切”。唐代颜师古注《隋书》时用了一模一样的切音,可见这是当时人公认的事实。 到了宋代,“貽”和“旨”的切音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余支切”和“智夕切”。这种变化不是来自官方,而且没有形成文字记载,所以属于私人的切音。不过这种私切的语音特点却保留了下来。现在普通话里的“yí”,就是继承自“餘”的音;而“zhǐ”则继承了“智”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