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坎五行属什么?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总结出来的。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两个概念。 古人看到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还有星星和大地,为了区分它们,进行了如下划分: 太阳-阳 月亮-阴 星星和大地-阴阳中间(现在称“中性”) 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的自然界事物的增多,人们发现有些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很难归类,比如水,因为它可以改变形状,流向地下,变成地下水;蒸腾到空中,变成云和水汽;冷却后变成雨水降落,这样它就有了四种变化方式:升、降、流、固,也就是现在的四象: 太阳 太阴 少阳 少阴 再后来人们发现一些自然的现象是有周期的,比如说一年当中草木的生长和枯萎,一个月当中月亮的圆缺,甚至一天当中的时辰都会有周期,为了更好记录这些周期,需要更准确的数字,由此,六壬术诞生,每一干支对应着不同的天地状态: 甲寅乙卯,属阳,此时草木发芽生长,代表天气开始转暖,所以甲寅乙卯为春;丙辰丁巳,天地之间阳气盛极,万物茂密成长,所以丙辰丁巳为夏;戊午己未,阴气渐生,万物茂盛,所以戊午己未为夏;庚申辛酉,白昼渐短,夜晚变长,万物成熟,所以庚申辛酉为秋;壬戌癸亥,阳气在地下蕴积,万物萧瑟,所以壬戌癸亥为冬。每季60天,一年360天。再加上立春秋分冬至夏至这4个节气,一共是365天。每年相差五天就用加减伏腊来调节。
由于十二月建中的十二地支具有特殊功能,因此被用来记时,而每年的公历日期都是固定的,所以农历就含有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因为子月冬至昼最短,夜晚最长,所以第一个甲子日就在这一天,此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缩短,周而复始。
所以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古人是用阴阳五行加年月日时的排列组合来描述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从而确定每一个事物的位置,计算它的发生和发展。其中阴阳用于划分自然界的事物,五行则是对应五类性质的行为模式或者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