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五行属什么字?
“太”字五行为火,太者大也。——《广韵》 太者,极大之谓。从大从太二字而来,大古写作太。《说文解字》云:“太,大也。人肩曰太。”——《广韵·泰》 “太”字的五行属性是火。此字最早见于金文,形作“大”,有如站立的人,双臂展开并尽量抬起,形容人的体型或体量之大。小篆将金文字形中的两根横线连写成竖笔,形成隶书的写法。现代汉字书写形式则是由隶书演化而来的。“太”字本义即指体量大、程度深的人或事物,故有“太大”“太多”“过于”“过于自信”等词。
古人用“太”来表示等级称谓。西周时,天子以下的贵族皆有固定的称号,称为“氏”,诸侯国君称“侯”,大夫采邑之长称“伯”,卿士之家称“姜”。秦统一天下后,建立了郡县制度,皇帝直接任命地方官管理百姓,原来诸国君的称呼就不再用了。汉朝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一起成为朝廷最重要的行政官员,这时“相”和“帅”都读作xiàng(向)。东汉以后,人们开始把“相”用在皇帝对三公的称呼上,如《后汉书·窦融传》中有“时年老病卒,遗诏以相国参掌尚书令事”。“相国”就是后来所谓的“宰相”了。“宰”在古代是指手持刀斧宰杀牲畜的人,引申为掌管、处理的意思。汉代的“宰”写作“宰”,音zǎi;又因汉俗,每遇重大节日都要举行“宰牲”礼,所以也用“宰”指动物,如“羊宰”“牛宰”。
魏晋之后,文人雅士多喜欢自居高位,以显清高,于是就用“太”来表示自己处于极尊的地位,例如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说自己的字是“太师羲之墨”。唐代诗人李白自称“自言臣是封禅客,四十三年真醉侯”,其中“醉侯”就是“太醉”的意思。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金主完颜亮在征伐南宋前下令修筑长城以备不测,因为时间紧迫,便下令在城墙上加筑女墙以防止攻守兼备。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女墙太高影响攻守平衡性,完颜亮回答说:“太尉(指宋军统帅)怕我攻他吗?我如此高大,他就不能将我推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