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五行有什么规律?

辛洪飞辛洪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几年前答过了,今天再看一遍,加以补充。 汉字的五行属性,来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书中,“木”、“火”等五行的命名,是有依据的。比如“木”字底的字形,都是木本植物的象形文字,而“火”的字形就是拿烧红的木条做的象形文字等等。 也就是说,在许慎时代,汉字的五行是建立在象形基础上的。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

但是近代以来,人们发现用简单的象形方法来给汉字定位五行并不准确,于是提出了新说。比如李约瑟就认为,中国的五行理论源自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水、火、土、空气),因为古代中国没有建立完整的物理学体系,于是在自然认知上受到了希伯来文明的影响。“金”“土”“水”“火”的五行基础就被打上了西方科学的印记。此外他还认为“金”对应西方的金属,“水”对应西方的水。 李约瑟之后,又有学者对汉字的五行进行研究。他们大多认为,汉字的五行属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确立的,其中汉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汉代,阴阳五行学说达到了巅峰,很多汉字都被赋予了五行属性(见郑万耕《汉代五行述论》)。而且在这个时代,五德终始说被广泛采用,这也影响了汉字的五行属性(“德”字,在汉代就被认为属土)。

关于汉字的五行归属,可以做出如下总结: 在汉代及汉代以后,随着阴阳五行学说不断成熟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汉字五行开始定型。但是在先秦,字火的五行属性并不是定论,李零认为它属于离,也就是火;郭沫若则认为属炎,即太阳之火。 除了以上分类,还有人把汉字分为东、南、西、北四极和中央五方,再分别与五行相配,得出另一种分法。这种分法忽视了汉字造字的基本规律,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现代学者多不予采信。

暨鑫文暨鑫文优质答主

汉字中绝大多数字的造字法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用表意与表音的两部分来会合成一个字的造字方法。表意的部分叫形旁,表音的部分叫声旁,这种字叫做形声字。

形声字的五行很容易推断。它的音是随声旁的,所以形声字的五行就是声旁的五行。比如:波字左声右形,它的五行就是声旁“皮”字的五行。皮为癸水,所以波字就是癸水。

声旁表音,音是随声旁而发,所以形声字的五行就是声旁的五行。但是声旁五行相同,字的五行也是相同的,这样五行学说就不可能去用于指导生产生活。所以古人就对字的形旁的五行有意识的选择木、火、土、金、水的特定字根,通过它们去“克制”声旁的五行,进而改变字的五行。由此,形旁就成了形声字的权属五行。

如果形旁的属行能克制声旁的本行,则可改变整个字的属性五行归于形旁的权属五行,这就是用汉字五行平衡理论对形声字所作的五行处理。比如木字旁的“桃”,木是辛金,桃是木字旁,权属五行是金,声旁“兆”字属癸水,那么桃的五行就是金。又比如木字旁的“林”,木是辛金,林是木字旁,权属五行也是金,声旁“木”字属辛金,那么林的五行就是木,木不能克金,所以“林”的五行还是按木字推论。

由上述可见,对形声字的五行取用要领是首先确定形旁的权属五行再看是否能克声旁的五行若能克则整个字的五行就按形旁的权属五行去论。若不能克则整个字的五行就按声旁的五行去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