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水、火、木、金、土”被称为五行。 古代我国人民以五行为中心来说明世界万物的组成和变化,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构成,它们相互滋生、彼此制约,循环运行。 这就是五行的含义! 在古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随着这五个元素的相生相克与循环往复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世间万事万物产生变化和发展演变。 例如:春天是木气当令的时候,所以万物复苏;夏天是火之气当令的季节,故而炎热;秋天是金之气主时,草木凋零;冬天是水之气当令之时,故而严寒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人的身体五脏中也有金、木、水、火、土。心为火,肾为水,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等。 五行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但是其具体形成时间则要久远得多。《尚书·洪范》里记载了武王问老子五行的问题(这是老子被封上的第一个神),里面首次提到了“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在战国末年,《黄帝内经》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点,将五形运用到医学领域之中。而到了秦汉时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正式提出五行相生的理论体系:“木生火者,譬若渔舟在水中,而燃烈火;木居水中,而消;生火之道至此穷矣。”意思是说:木头能够燃烧起来是因为水把火围住了,没有水的话木头就不能够燃烧起来了。 而后,五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去,比如说天有五行,地有五行等....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运用着这种观念分析看待事物,指导着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活动。
五行学说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它作为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结果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这个原理~